高考时刻,全国护航!
全国1335万考生将迎来人生大考。教育部近日发布《2025年高考十问十答》,从赴考规划到健康防护,为考生提供全方位指引。其中特别强调,考前需认真核对考试时间、考点信息,结合交通和天气状况提前规划路线,留足身份验证和安检时间;若遇紧急情况,可向执勤人员求助。衣着方面,建议避免佩戴含金属的饰品,同时根据天气调整着装。针对健康防护,教育部呼吁考生减少聚集流动,保持合理饮食与充足睡眠,各地考点已制定发热等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,确保考试平稳进行。
今年高考迎来重大变革,第五批山西、内蒙古、河南等8省份正式实施新高考“3+1+2”模式。该模式中,“3”为全国统考的语数外,“1”为首选科目(物理或历史),“2”为再选科目(从化学、地理等4门中选2门)。成绩构成上,统考科目满分150分,选考科目满分100分,总分750分。投档录取规则亦有调整:考生档案由投档至院校改为投档至“院校专业组”,专业调剂仅限同组内进行,此举进一步优化了志愿填报的精准性。
为筑牢考试安全防线,各地升级技术监管手段。江西、湖北等多地全面推行考场AI智能实时巡查系统,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时监测交头接耳、违规物品携带等行为,考后还将统一回放录像审查,违规者将依规严处。教育部同时发布预警,明确携带手机、智能手表等设备进入考场无论使用与否均属作弊,拍摄试题、传播答案等行为涉嫌犯罪。针对网络虚假押题信息,教育部提醒考生勿信“精准押题”宣传,高考命题已强化反押题导向,重在考查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。
考后服务同步优化。教育部升级“阳光志愿”信息服务系统,各省将完善本地志愿填报平台,并于6月下旬起组织全国高校开展“云咨询周”活动,通过直播、线上答疑等形式提供个性化指导。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于考后公布官方成绩查询渠道,避免考生误信非正规信息。部分高校招生计划亦迎来调整,如太原理工大学扩招1000人,湖南科技大学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等,为考生提供更多选择。
从考前部署到考后衔接,各地以细致服务护航考生追梦之路。随着新高考版图扩大至29省份,考试内容更注重基础能力与创新思维的融合,命题强调对基础知识、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。在技术赋能与制度优化的双重保障下,这场承载千万家庭期待的大考,正以更科学、更公平的姿态托举学子的未来。